1、 规划设计期限:旅游区总体规划期限为6年
2、 地点:勐海县西双版纳云茶源旅游景区内(位于勐海县城以西边4公里处)
3、 项目性质:新、扩建。提升景区整体接待水平,在一期基础上完善、补充配套设施(拟申报五星级酒店、5A级景区)
4、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602亩,其中,已建一期(茶文化科技园)占地面积1500亩,二期茶疗中心,包括会务培训中心、五星级酒店等、占地1102亩。三期为水上乐园及康体运动休闲中心等,占地1000亩。
5、项目规划的旅游文化传承:
A、云茶源
云——云茶源景区处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域,景区内依湖伴山特有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清晨推窗见仙境的云雾缭绕的特有景象。
茶——云茶源景区与茶科所相邻僻壤,发扬茶文化、培育新品种、以茶作景,以茶文化、茶道、茶经贯穿整个景区,造就了无处不茶山、无处不茶园的特有景象。
源——结合 勐海的茶文化历史,体现四大源头:
★这里是茶树的起源地;
★这里是茶叶良种繁育、推广的发源地;
★这里是普洱茶的溯源地;
★这里是民族茶文化的策源地。
B、一湖 半山 茶定天下
一湖:翠茗湖
半山:沿翠茗湖的山坡
茶定天下:即“传承历史茶脉,笑领普洱科技。”茶科所的茶科技、科研成果是景区的主要依托,同时这里是茶树的起源地;是茶叶良种繁育、推广的发源地;是普洱茶的溯源地;是民族茶文化的策源地。
追述历史茶文化发展,普洱市原属于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而西双版纳勐海才是整个普洱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普洱茶新型优质品种层出不穷,即为茶通天下,勐海地区的云南茶科所在普洱茶演变进化过程中,在科技上不断创新,推出了大量品质优良的品种,在业内广受好评。
C、永不闭幕的茶博园
勐海是茶的故乡,云茶源景区距勐海4公里,比邻茶科所,茶科所的茶科技、文化是整个云南省乃至中国的龙头,茶科所的高档科研成果将景区提供源源不断的茶品种资源,使景区在茶文化、科技方面遥遥领先,永不闭幕。茶疗SPA是云茶源二期茶园春色的主题,规划拟打造五星级酒店的魂。生态、保健、高品位的生活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随着不断改进和对茶疗的深层次的挖掘,相信这将是云茶源景区的一个亮点,永不闭幕的茶博论坛中心。
6、项目的功能与定位:
一期建设西双版纳茶文化科技园,与拟建中的“东盟会展中心”譬如并蒂莲花,锦上添花。为西双版纳西环线旅游增加了新的亮点,为西双版纳的旅游市场增加了新的动力。
二期云茶源茶疗中心在整个西双版纳茶文化科技开发中的功能在于,依托一期已建成的观景园的景观生态和客源优势,打造出茶文化、茶疗体验到高端养生度假基地,真正将“一期将客人引进来,二期将客人留下来”的项目战略构想落实到实处。因此,云茶源茶疗中心拟将本案定位为中国首个5A级茶科技、茶文化体验旅游景区;云南省首个大型茶疗保健中心;云南省首个茶园式五星级酒店;西双版纳首个体验性的商务会所,并将着力把整个西双版纳茶文化科技园打造为一个永不闭幕的茶文化、茶科技博览会。
7、项目的规划意义:
宝贵的特色旅游资源加以整合,提升,无疑不是一个大手笔的举动。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景区的整体层次和接待水平,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连锁反应,茶产品制作、茶产品销售、茶休闲设施设备的投入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8、重要性及社会影响:
勐海作为西双版纳西线旅游线路的主战场、旅游片区的两个次中心、三大旅游区、五条旅游的主线之一,以边境游、跨境游和茶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品牌。近年来,勐海旅游业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基本健全,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大,旅游市场的日益规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在勐海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县的重点产业之一。
2008年云茶源旅游景区被列为云南省旅游业二次开发重点项目。同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于2009年10月完工。同月28日开园远客。项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同西双版纳阳光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项目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资源优势,以“物饶地利千山碧,天下茶乡第一园”为主题,突出“茶文化”和“茶科技”两大特色,从茶树的起源,普洱茶的栽培、加工、陈化,茶叶的科学繁育、良种推广,民族茶文化的发掘传承等方面着力塑造综合性茶文化旅游景区。
云茶源景区一期工程自开业以来,已经接待国外游客4万余人次,大中型会议十余次。游客不断攀升,茶文化旅游因素优势逐渐体现,成为宣传西双版纳茶产业的重要平台。